人文

文化“不老”话春节

来源:央视红色旅游网 2023-01-30 我要评论

一 作为中国岁时节庆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总是踏着不快不慢的脚步如约而至。 不论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还是天忤人意,灾害频仍;也不论我们经历了怎样...

 一

  作为中国岁时节庆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总是踏着不快不慢的脚步如约而至。

  不论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还是天忤人意,灾害频仍;也不论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春暖花开,炎热酷暑,或秋风萧瑟,凛冽寒冬,春节的到来总是以让人感慨也让人兴奋:过去已经翻篇,未来重新起步,即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也。

  大自然一年四季循环往复,但来年的气候却不是过往之年的复印和拷贝,而总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不少未知的、难料的,甚至极端的气象变化。这就让人们生出许多祈祷天遂人意的想象、预测和期待。

  “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中国文化里根深蒂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岁时节令,自然给人们增加了“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憧憬。春节的到来,似乎总提醒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步履予以检视和调整,以使新的一年走得更稳更好。不论你去年春风得意,诸事顺遂;或流年不利,曲折坎坷;甚或祸不单行,倒霉不断,春节仿佛驿站休整,战马洗尘,既给忙碌一年的人们以喘息的机会,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期盼,也给人以重新振作和奋进的精神召唤。

  春节起源于时令祭祀,年末岁首的自然节律融入王权意识和民间意识之后,一定程度上成为承载“奉天承运”及诸多民间信仰的“天时”。《后汉书》“志”第五记载:“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自汉魏时期起,不论官方和民间都以热烈而隆重的仪式过正月腊节(即春节)。先是腊前驱傩,以除尘、击鼓等一系列活动,竭力驱除岁末严寒的阴恶之气;接着腊日庆贺,家族欢聚,祭祀祖先,举觞称寿,以祈“百卉萌动,蛰虫启户”,春播秋收,丰年纳祥。在这个意义上,春节虽然起源于自然时序节令,但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民众不甘心于日子的平淡庸常,祈盼岁月多彩,生活美好的愿望。

  孔子面对滚滚流水曾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这表明人们的日子具有时过境迁,即过即逝的性质。不过,人的经历虽然一去而不复返,但每年的岁时轮回,尤其是“一节连双岁”的春节,却让人生“时不再来”、试步就是无法收回脚步的遗憾和感叹,有了一个可以重新洗牌再来的机会。春节固然无法改变人生棋局无法反悔、落子即为定案的过往历史,却给人带来在新的一年施展妙手,翻盘获胜的来日和机缘。春节与其说是岁时节令,不如说更是人生和社会除旧布新的佳节,是人们赋予平淡无奇的日子更多意义、乐趣和期望的良辰吉日。

  二

  如今的“春节”指农历(阴历)正月初一,而古代这一天却先后有“正日”“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采纳司马迁等人提议,诏令实施“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首日。东汉末年崔寔所著《四民月令》说:“正月之旦,谓之正日”,可见春节在汉代称为“正日”。王安石写春节的名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标题为“元日”,说明北宋时多将春节称为“元日”。到了南宋和明清时期,春节更多被称作“元旦”,如吴自牧的《梦粱录》云:“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同时也废除流行已久的“万年历”(又称农历),改用与世界多数国家计时一致的公元纪年。民国政府确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为新年岁首,称之为“元旦”,而将原来的农历岁首日改名为“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国历法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从此至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春节的名称在不同历史阶段虽然屡有变更,但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却始终如一。在各个朝代,人们向来以莫大热情投入到节庆活动之中。春节俗称过年,老话有“进入腊月就是年,没出正月还是年”之说。即便取较为严格的算法,从正月首日大年初一起,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春节的欢庆时日也延续整整半个月。这在我国各种节庆中,是持续时间最长、涉及活动最多、规模最为盛大的节日。

  其实,早在春节还在远途上慢慢赶来之际,为迎接这一年一度的隆重庆典,人们已开始为节日的到来濡墨敷彩,做一系列的准备和铺垫。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到腊月二十三的送灶神;从家家户户清扫屋尘,到打年糕备年货;从剪窗花贴年画,到写春联挂灯笼;从煮鸡蛋包饺子,到筹备丰盛的年夜饭,如此等等,俗称“忙年”。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忙得兴致盎然,以使这一盛大典仪喜庆隆重,人生之路绽放更多欢乐光彩。

  传统春节仿佛一轴五彩缤纷的书画长卷,忙年只是画卷的引首和序曲,除夕和正月初一则是长卷的精彩华章,犹如戏曲步入扣人心弦的高潮。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全家老少,不问身处天南海北,都要赶回家团聚,即民谚所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丰盛年夜饭或曰团圆饭后,小孩对长辈叩头施礼,长辈送小孩压岁钱和勉励话语,大家围坐聊天守夜,直到子时燃放鞭炮,辞别旧岁,新年降临。初一晨曦初露,家家“开门爆仗”,以驱疾疫鬼邪,男女老少皆打扮光鲜,相互拜年,恭贺新禧。此时,村口街头,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等各种民俗活动,皆粉墨登场,竞相献技,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正月十五元宵节犹如春节长卷的收尾和印章,堪称浓墨重彩的压轴戏。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夜又称“宵”,故名之元宵节。当日夜晚,天空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吃元宵、观灯会、猜灯谜,结伴畅游,常常通宵达旦。明代才子唐寅的《元宵》诗:“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绕月下月如银”,可谓道出了灯、月、人相映生辉之妙。元宵节还有舞龙灯的习俗,长长的龙身,蜿蜒起伏,翻腾游走,龙身灯光闪烁,流光溢彩,景象奇丽壮观。元宵节的欢聚、热闹、喜庆,承载和表达了人们期盼生活团圆、红火、幸福、美满的意愿与祈求。

  三

  江月年年虽相似,人生代代却不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虽已绵延两千余年,但不同历史阶段过春节,由于社会演进及生活方式的变迁,人们过节的形式以及在节日里对生活的寄托和愿望等,也在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是说,春节的年俗活动虽有沿袭传统的相对稳定性,但活动的方式及形态,活动的具体内容及主题表达等,都会随着时代的演替而不断有所调整和演变。

  以春节娱乐活动来说,无论南方北方,过去都有赶庙会、办社火的活动。《红楼梦》里写英莲姑娘被拐子拐去,就是“随了家人霍启去看花灯社火”。每逢庙会、社火举办,万众聚观,人声鼎沸,旗伞仪仗簇拥之处,高跷、臂锣、舞叉、弄棍、杂耍、魔术等,新奇百出,竞相争胜。这些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已不同程度地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视、网络、手机的普及,以及高铁等交通工具的便捷,外出观光旅游度假、发微信拜年、视频聊天交流等,成为新的年俗。

  不仅春节活动的方式和形态在改变,节日里表达的内容和愿望也不断更新。以春节不可或缺的年画和对联来说,总体格调当然离不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招财进宝、国泰民安、尊师敬祖、富贵长寿等祈福迎祥、驱灾辟邪的内容,可在不同时期又常常会伴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变化主题和表述。如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和大后方许多人家都把原来的“钟馗捉鬼”“和合二仙”门神图换下,贴上“抗战门神”套色版画。新冠病毒肆虐各地,春节期间一些医院的大门上就醒目出现“磨砺宝刀除恶疫,回春妙手抚黎民”“无常疫病侵百姓,有爱亲情洒九州”等对联,传达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矢志抗疫的大爱情怀。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正在深刻而广泛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统春节作为中国从汉代延续至今的重要节日,其所传达的辞旧迎新、敬天法祖、祈求丰年、驱灾纳祥的美好愿望,是中华儿女也是全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不仅不会随着时代的斗转星移而过时或淡化,反而会在科技创新加速覆盖和笼罩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进程中,因其特有的传统人文蕴涵和亲情凝聚价值而备受呵护和珍视。

  春节是中国人借助日月运行的自然节律,每年为自己举行一次除旧布新的集体人生洗礼,是中华儿女忙碌一年后放松心情、调整状态,焕发精神奋勇向前的加油站——它帮助我们更好总结过去、把握现在、谋划未来,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不竭的激情和动力。

  (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研究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习近平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

    习近平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

  • “读李白 游神州”线路信息文本发布

    “读李白 游神州”线路信息文本发布

  •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名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名

  • 青年陶艺家张润川:坚守传统粉彩、弘扬

    青年陶艺家张润川:坚守传统粉彩、弘扬